题名 |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(ESM1)在垂体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|
作者 | |
发表日期 | 2013-09-26 |
会议录名称 |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影响因子和分区 |
语种 | 中文 |
原始文献类型 | Conference |
关键词 | 垂体泌乳素腺瘤 药物治疗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基因表达 |
摘要 | 目的: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(ESM1)在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. 方法:17例敏感泌乳素腺瘤和8例耐药泌乳素腺瘤,进行ESM1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(MVD)观察两者的差异表达.ESM1和SMA、VWF、Lectin免疫荧光双染观察ESM1在肿瘤血管中的表达.构建ESM1的siRNA,干预GH3细胞株和HUVECs细胞株后在体外和体内水平观察其细胞活性、血管形成能力和药物敏感性改变. 结果:ES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:敏感组的MVD为13.1±2.8,而耐药组MVD为47.9±11.6,耐药组明显高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=0.019).ESM1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浆中表达,且分别和SMA、VWF、Lectin共染,表明其与血管生产密切相关.ESM1-siRNA有效干预GH3细胞和HUVECs细胞后,GH3细胞和HUVECs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,且对溴隐亭和贝伐单抗的敏感性增加.同时,ESM1-siRNA干预后HUVECs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.裸鼠体内试验表明,ESM1-siRNA干预后明显增加GH3细胞对溴隐亭治疗的敏感性. 结论:ESM1的高表达与垂体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的耐药性相关.ESM 1可以作为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的潜在的有效靶点. |
页码 | 210-211 |
收录类别 | 万方 |
URL | 查看原文 |
万方分类号 | R736.4(内分泌腺肿瘤) ; R730.53(一般性问题) |
会议名称 |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|
会议地点 | 宁波 |
会议日期 | 2013-09-26 |
文献类型 | 会议论文 |
条目标识符 | https://kms.wmu.edu.cn/handle/3ETUA0LF/144585 |
专题 | 温州医科大学 |
作者单位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|
第一作者单位 | 温州医科大学 |
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| 温州医科大学 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 吴哲褒,蔡霖,林绍坚,等.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(ESM1)在垂体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中的作用[C],2013:210-211. |
条目包含的文件 | 条目无相关文件。 |
个性服务 |
查看访问统计 |
谷歌学术 |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吴哲褒]的文章 |
[蔡霖]的文章 |
[林绍坚]的文章 |
百度学术 |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吴哲褒]的文章 |
[蔡霖]的文章 |
[林绍坚]的文章 |
必应学术 |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吴哲褒]的文章 |
[蔡霖]的文章 |
[林绍坚]的文章 |
相关权益政策 |
暂无数据 |
收藏/分享 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