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成果详情

题名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
其他题名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ith aneurysm using the thin-waist-big-side occluder
作者
发表日期2012-01-25
发表期刊温州医学院学报   影响因子和分区
语种中文
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
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 介入治疗
摘要目的: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(VSD)的可行性及安全性。方法: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31例膜部瘤VSD患儿(男15例,女16例),年龄2~16(4.52±3.09)岁。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封堵膜部瘤VSD,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、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疗效。术后24 h和1、3、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、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。结果: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,技术成功率为100%,置入封堵器直径4~12(6.83±1.95)mm;封堵后15 min左室造影示即刻完全封堵28例,余2例于术后24 h、1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时分流消失,完全封堵率总计达100%;术后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,24 h内恢复正常;随访6个月,所有患者均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、溶血、瓣膜返流、封堵器移位等严重术后并发症;介入封堵术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:封堵术后24 h,左心室舒张末内径、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均较术前减少(P<0.01),随访期间上述指标均进一步减少(P<0.01);左室短轴缩短率封堵术后24 h较术前减少(P<0.01),随访1个月复查时进一步减少(P<0.01),随访3、6个月时变化不明显(P>0.05);二尖瓣口流速E/A比值封堵术前后无显著变化,随访中变化亦不明显(P>0.05)。结论: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VSD安全有效,近期疗效好。
ISSN1000-2138
卷号42期号:01页码:32-35
DOI10.13771/j.cnki.33-1386/r.2012.01.024
页数4
收录类别CNKI ; 万方 ; ISTIC
URL查看原文
CNKI分类号R725.4
万方分类号R725.4(小儿内科学)
引用统计
文献类型期刊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s://kms.wmu.edu.cn/handle/3ETUA0LF/69337
专题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
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儿科学_儿内心血管
作者单位
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心血管科
第一作者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儿科学_儿内心血管
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儿科学_儿内心血管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吴婷婷,任跃,荣星,等. 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[J]. 温州医学院学报,2012,42(01):32-35.
APA 吴婷婷, 任跃, 荣星, 张松跃, & 吴蓉洲. (2012). 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. 温州医学院学报, 42(01), 32-35.
MLA 吴婷婷,et al."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".温州医学院学报 42.01(2012):32-35.

条目包含的文件

下载所有文件
文件名称/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
WZYX201201012.CAJ(611KB)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-NC-SA浏览 下载
个性服务
查看访问统计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吴婷婷]的文章
[任跃]的文章
[荣星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吴婷婷]的文章
[任跃]的文章
[荣星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吴婷婷]的文章
[任跃]的文章
[荣星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文件名: WZYX201201012.CAJ
格式: CAJ VIEWER
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