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成果详情

题名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
作者
发表日期2020
发表期刊中华医学杂志   影响因子和分区
语种中文
原始文献类型学术期刊
关键词Crohn病 调节性B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英夫利昔单抗
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(Breg细胞)和调节性T细胞(Treg细胞)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。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,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32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和33名性别、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。取空腹静脉血5 ml,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s),经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Breg细胞(CD3-CD19+IL-10+B细胞)占B细胞的比例,以及Treg细胞(CD4+CD25+Foxp3+T细胞)占CD4+T细胞的比例。克罗恩病患者于第0、2、6周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(5 mg/kg)诱导缓解,其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的英夫利昔单抗维持治疗。于第14周再次检测PBMCs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,并与第0周进行比较。同时,克罗恩病患者分别于第0周和第14周检测C反应蛋白(CRP)、白细胞计数、血小板计数、血细胞沉降率辅助评估英夫利昔单抗疗效。结果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,克罗恩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整体比较,PBMCs中Breg细胞比例较高[(3.15±1.17)%比(2.64±0.38)%,P=0.024],Treg细胞比例较低[(2.15±0.49)%比(4.25±0.41)%,P<0.001]。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,克罗恩病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呈独立正相关(r=0.628,P<0.001;r=0.749,P<0.001)。治疗第14周,根据症状、克罗恩病活动指数(CDAI)、内镜下黏膜愈合进行评估。CDAI<150且内镜下黏膜愈合者定义为缓解组(R组),CDAI≥150或内镜下黏膜未愈合者为未缓解组(N组)。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,R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[(5.89±2.60)%比(3.19±1.27)%,P<0.001;(4.59±0.72)%比(2.08±0.47)%,P<0.001],CDAI和CRP均显著降低[CDAI:(63.19±14.69)比(195.62±58.13),P<0.001;CRP:(3.65±2.23) mg/L比(29.80±30.06) mg/L,P<0.001]。治疗前和第14周,克罗恩病患者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与CRP(r=-0.279,P=0.026;r=-0.406,P=0.001...
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(LY16H160055,LY17H030011);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(Y20150029,Y20160102,Y20170062,Y20170637)
ISSN0376-2491
卷号100期号:42页码:3303-3308
页数6
收录类别CNKI ; 维普 ; 北大核心 ; CSCD
URL查看原文
CSCD记录号CSCD:6844984
引用统计
文献类型期刊论文
条目标识符https://kms.wmu.edu.cn/handle/3ETUA0LF/54218
专题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内科学_消化内科
作者单位
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消化内科
第一作者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内科学_消化内科
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内科学_消化内科
推荐引用方式
GB/T 7714
林芊如,夏宣平,蔡小鸟,等. 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[J]. 中华医学杂志,2020,100(42):3303-3308.
APA 林芊如., 夏宣平., 蔡小鸟., 胡定元., 邵晓晓., ... & 蒋益. (2020). 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. 中华医学杂志, 100(42), 3303-3308.
MLA 林芊如,et al."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".中华医学杂志 100.42(2020):3303-3308.

条目包含的文件

条目无相关文件。
个性服务
查看访问统计
谷歌学术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林芊如]的文章
[夏宣平]的文章
[蔡小鸟]的文章
百度学术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林芊如]的文章
[夏宣平]的文章
[蔡小鸟]的文章
必应学术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
[林芊如]的文章
[夏宣平]的文章
[蔡小鸟]的文章
相关权益政策
暂无数据
收藏/分享
所有评论 (0)
暂无评论
 
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