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名 | 基于血栓病理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动脉高密度征(HAS)的再认识 |
作者 | |
发表日期 | 2019-05-10 |
会议录名称 | 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 影响因子和分区 |
语种 | 中文 |
原始文献类型 | 中国会议 |
关键词 | 动脉高密度征 急性脑梗死 HAS |
摘要 | <正>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(AIS)患者平扫CT上的动脉高密度征(HAS)是较为常见的现象,在静脉溶栓时代,HAS的出现一般意味着该患者静脉内溶栓的效果较差,预后较差。但在机械取栓时代,HAS的临床意义还未进一步阐诉。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AIS患者的数据库,并结合取出血栓标本的病理结果来探索HAS的临床意义。 |
出版地 |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|
页码 | 1 |
DOI | 10.26914/c.cnkihy.2019.074597 |
收录类别 | CNKI |
URL | 查看原文 |
CNKI分类号 | R743.3 |
会议名称 | 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 |
会议地点 | 中国浙江杭州 |
引用统计 | |
文献类型 | 会议论文 |
条目标识符 | https://kms.wmu.edu.cn/handle/3ETUA0LF/126203 |
专题 | 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外科学_神经外科 |
作者单位 |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&育英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|
第一作者单位 | 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外科学_神经外科 |
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 | 第二临床医学院,附属第二医院、育英儿童医院_外科学_神经外科 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 尹波,李丹东,方均浩. 基于血栓病理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动脉高密度征(HAS)的再认识[C].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,2019:1. |
条目包含的文件 | 下载所有文件 | |||||
文件名称/大小 | 文献类型 | 版本类型 | 开放类型 | 使用许可 | ||
SJWK201905001763.caj(29KB) | 会议论文 | 出版稿 | 开放获取 | CC BY-NC-SA | 浏览 下载 |
个性服务 |
查看访问统计 |
谷歌学术 |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尹波]的文章 |
[李丹东]的文章 |
[方均浩]的文章 |
百度学术 |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尹波]的文章 |
[李丹东]的文章 |
[方均浩]的文章 |
必应学术 |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尹波]的文章 |
[李丹东]的文章 |
[方均浩]的文章 |
相关权益政策 |
暂无数据 |
收藏/分享 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